低碳 | 聚焦两会,代表委员谈“双碳”发表时间:2022-04-15 09:19 “双碳”是近两年的热点话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聚焦“双碳”并提出多项行动任务。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就正确认识和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建言献策。 一、建立健全法规体系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周汉民表示,国内现有相关法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可再生能源法》《森林法》等虽然涉及“双碳”内容,但较为分散,应加强立法,围绕“双碳”战略,尽快研究提出相关立法建议。他建议“双碳”立法可选择一些比较成熟、紧迫性强、可操作的专门行业领域着手,率先设立专门法律法规。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大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表示,要在政策引领基础上,加快推进法制体系构建、技术创新与革命、市场体制建设,促进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黄震认为,要统筹推进“双碳”法律法规与配套规章立改废,重点加快面向双碳目标的环境保护法体系、能源法体系和相关法律构建,为我国能源变革与转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坚强法制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认为,目前制订《应对气候变化法》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建议全国人大尽快启动立法程序,结合实践经验,借鉴国外经验,制订具有中国特色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法,为“双碳”战略的推进实施提供更加系统、全面、有效的法治保障。 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建议,加强宏观统筹和整体规划,制定国家海上风电发展专项规划,积极推进近远海风电有序开发。加大海上风能资源勘查力度,建立国家级海域空间数据库,全面掌握海洋风能资源储量和分布特点。结合海上风电基地建设,打造风能、氢能、海水淡化及海洋牧场等集成的海上“能源岛”,协同推进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认为,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主力军。建议:一是支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其原料及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能耗不纳入能耗总量考核。二是尽快完善相关规范标准,配套相应政策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电动汽车成为电网储能终端。三是提高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造业零碳、低碳能源自给率。建议允许其自建光伏、风能电站,并配套完善相应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优惠减免过网费,从而实现自发自用,既满足增量用能需求,又不增加碳排放,实现制造端全绿色生产。 三、建立和推广碳账户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提出“建立个人出行碳账户”的建议。“综观国际经验来看,国内外都在积极探索建立城市碳普惠体系来解决碳达峰、碳中和问题。” 郭继孚说,在碳普惠体系中,各类行为的碳排放可得到准确计量,其中低于高碳水平的行为都能获得激励,通过个人碳账户,用来抵消自身高碳排放、参与碳交易或转化为其他社会福利。 全国政协委员、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表示,碳账户机制是界定碳排放权责和表现的数据化治理工具,应成为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双碳”目标落地的重要抓手。建立和推广碳账户机制与碳市场管理体系相互衔接,将有效解决企事业单位绿电消费向减排贡献的直接转化,形成全国范围内可监测、可核查、可披露的“绿电+碳管理体系”一盘棋。 四、构建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市场 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认为,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落地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技术和资金转向低碳发展领域,将引领整个绿色低碳产业的蓬勃发展。通过碳汇的机制来调整绿色能源的成本,这是一种市场化机制,必然促进能源产业转型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迈科集团董事局主席何金碧建议,加快构建我国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市场。在何金碧看来,发展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可以形成有效合理的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价格,可以为控排企业提供碳价波动风险管理工具,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可以扩大碳市场的边界和容量,促进碳金融产品的多样化,还可以增强我国在碳排放权现货市场的议价权。 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副首席执行官蒋颖建议,将碳税作为环境保护税的一个税目是现阶段可以考虑的税制设计方向。碳税政策属于环保政策,因此将碳税作为环境保护税的一个税目具有合理性。而且从碳税立法效率看,我国已有完整的环境保护税法体系,将碳税纳入环境保护税,难度低于为碳税单独立法。 五、加大能源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七二五所科技委主任马玉璞表示,发展海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装备,对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船舶和海工及其他装备制造业发展、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玉璞建议,国家科技部、工信部等部委设立海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相关科研项目,针对二氧化碳高效捕集与分离、低温二氧化碳储罐、大型二氧化碳运输船、二氧化碳浮式存储平台等技术与装备开展研究,提升技术成熟度,为产业应用提供技术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新木采油厂创新维修工作站劳模创新班班长李彩云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特别是可以使二氧化碳资源化,产生经济效益。大力发展CCUS产业链,对于推动“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李彩云建议国家出台或完善相关政策,支持石油企业大力发展以CCUS技术为阶段重点的碳产业链,比如,制定符合国情的CCUS税收优惠和补贴激励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把CCUS 项目做成“负碳”产业,建立“碳库”,实现碳永久封存等。 |